不傷肌肉的正前開髖關節手術:術後恢復快的首選

作者

蔡尚聞醫師

台北榮總關節重建科 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關節重建醫學會理事

分享:

不傷肌肉的正前開髖關節手術:術後恢復快的首選


▌什麼是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

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也稱正前位/正前路入髖關節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技術。也是我前往美國費城Rothman Orthopaedic Institute a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進修的重點之一,並觀摩兩位國際知名專家——Dr. Javad Parvizi 及 Dr. William Hozack——的手術過程。這種手術方式近年來在美國愈加流行,因其特殊的進入路徑和較小的肌肉損傷,讓患者的術後恢復時間大大縮短。如果你已經感受到嚴重疼痛,甚至走路都有困難,由這篇文章來看看手術可能是否為我們的最佳治療選擇呢?

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傷口約8-10公分,相較其他髖關節手術手法,術後疼痛較輕微,恢復速度更快。

  • 手術過程:手術時間大約50分鐘,半身麻醉。手術後隔天患者就可以開始練習走路,並在兩週內逐步脫離助行器。
  • 恢復期:通常在2-4週內,患者可以恢復日常活動,並能重新回到工作和生活中。

 

  • Dr. Javad Parvizi
    Dr. Javad Parvizi
  • Dr. William Hozack
    Dr. William Hozack

髖關節周遭主要肌肉有哪些?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之一,由骨骼、肌肉、韌帶、軟骨、關節囊等組成。

 

骨骼:

髖關節是由股骨(大腿骨)和骨盆(髖臼)構成的球窩關節。包含
股骨頭:股骨的圓球狀部分,插入骨盆中的髖臼。
髖臼:骨盆上的凹陷部分,與股骨頭共同構成關節。

肌肉:

髖關節周圍的肌肉有:縫匠肌 (Sartorius)、股直肌 (Rectus femoris) 、髂腰肌 (Iliacus 和 Psoas)、闊筋膜張肌 (Tensor fascia lata, TFL)、臀中肌 (Gluteus medius) 、臀小肌 (Gluteus minimus)、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 和外轉肌群 (External rotators)。

 

如下,人體髖部剖面圖所示:

 

髖關節-蔡尚聞

髖關節周遭主要肌群有哪些?

 

髖關節周圍的主要肌肉可分為三個大區域,這些肌肉在髖關節功能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手術的方式直接影響這些肌肉的恢復速度和功能表現。這三個肌群分別是:

 

  • 前側肌群:縫匠肌(Sartorius)、股直肌(Rectus femoris)及髂腰肌(Iliacus & psoas)。
  • 外側肌群:闊筋膜張肌(Tensor fascia lata, TFL)、臀中肌(Gluteus medius)及臀小肌(Gluteus minimus)。
  • 後側肌群:臀大肌(Gluteus maximus)及外轉肌群(External rotators)。

這些肌肉組織在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時的損傷越小,患者術後肌力恢復的速度和功能表現就越快。

 

如下,人體髖部剖面圖所示:

正前開髖關節手術-蔡尚聞

人工髖關節手術解剖手法有哪些?正前開如何達到不傷肌肉?

  

根據髖關節周圍肌肉群的不同位置,人工髖關節手術的進入方式可以分為三大類:正前開、前側開、後側開。

 

  1. 正前開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 approach, DAA)
    從前側肌群與外側肌群的中間,走股直肌(rectus femoris)與闊筋膜張肌(TFL)的肌肉間隙,再打開髖關節囊,就可以清楚看到髖關節構造。

  2. 前側開 (Antero-lateral Approach)
    此手術方法分成兩種,一種是走闊筋膜張肌(TFL)和臀中小肌(gluteus med, mini)間隙,再打開髖關節囊。
    另一種是部分切開臀中小肌肌腱(gluteus med, mini),再打開髖關節囊,進到髖關節構造。

  3. 後側開 (Postero-lateral Approach):此方法則會切開部分臀大肌(glut max)以及外轉肌群(external rotators),打開髖關節囊,從後方進入髖關節構造。

每一種進入方式都有其特點,但正前開手術的最大優勢在於,它對於肌肉及肌腱的破壞極小,使得患者術後的恢復速度加快,尤其適合想要快速回歸日常生活的患者。

 

 

如下,人體髖部剖面圖所示:

 

正前開髖關節手術-蔡尚聞

▌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手術優點有哪些?

 

這種手術方式有許多優勢,特別適合需要快速恢復的病患:

  • 較不傷肌肉:保留臀中小肌肉,相對肌肉肌腱組織破壞極少。
  • 較不易脫臼:相比後側開髖關節手術方式,正前開手法較不容易脫臼。
  • 疼痛較輕:術後疼痛感近似於「肌肉痠痛」。
  • 姿勢限制少:術後對動作姿勢的限制相對較少,患者可以更自由地進行日常活動。
  • 精準調整雙側下肢長度:病患手術姿勢為平躺,讓手術醫師更方便而精準的調整雙腳長度。 

 


▌正前開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材質與費用

  • 健保材質(金屬球頭對聚乙烯墊片)
    由健保支付部份費用,病患負擔總費用約2萬多元
  • 自費材質(陶瓷球頭對耐磨聚乙烯墊片)
    自費差額約為7萬多元,加上健保部分負擔共約為10萬元
  • 自費材質(陶瓷球頭對維他命E墊片):
    自費差額約為15萬元,加上健保部分負擔共約17萬多元

▌結語

 正前開人工髖關節的好處在於早期快速恢復肌力以及功能表現,是個很值得鑽研精進的手術技術。

 

 

 

 

 參考文獻:Hip and Knee Book網站:https://hipandkneebook.com

 

 

 

 

 
 
蔡尚聞醫師官方Line帳號

相關訊息

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五大步驟

將說明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5個主要步驟

嚴重髖關節退化怎麼辦?談以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手術治療退化性髖關節炎

退化性髖關節炎是隨著年紀增長,過度勞動、體重越來越有可能出現的疾病,帶您了解相關症狀,診斷方式及治療方法。如果症狀太嚴重,就需要進行開刀置換髖關節,正前開式髖關節手術作為新興手術,手術時間短,術後疼痛低,術後恢復僅需2-4週,能夠幫助病患快速回歸正常工作和生活。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原因、症狀、常見的的治療選擇及手術費用:正前開髖關節手術

深入了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症狀、診斷方法與治療選擇,並探索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手術如何提供更快速的恢復與較少的姿勢限制。

臺北榮總---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材質與費用說明

正前位/正前開式髖關節手術的人工髖關節材質大致上可分為三種,其中之一為健保給付材質,適合年紀較大或運動需求低的患者,另外兩種均為自費材質,差異性主要在耐磨性及使用年限上,可根據患者自身經濟負擔狀況、年紀、活動需求、使用年限等條件,評估選擇適合自身的人工髖關節。

髖關節置換手術:正前開、前側開、後側開有什麼不同?進行手術前該知道的差異分析

正前開(正前位)、前側開與後側開髖關節置換手術有什麼不同?各項手術的優缺點說明及長期效果的差異。了解不同手術方法的併發症風險、步態及早期康復的影響,幫助您選擇最適合的髖關節手術方案。

微創人工髖關節手術手術-衛教單張

微創人工髖關節手術衛教單:了解微創正前開、前側開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詳細流程、住院天數、術前術後注意事項,幫助您順利康復。

微創人工髖關節手術是什麼?帶你認識置換髖關節手術的新選擇!

微創人工髖關節手術做為不同的手術選擇,讓病患大幅減輕術後疼痛、恢復速度更快、手術後早期功能表現更好,這篇文章帶你認識人工髖關節手術介紹、費用說明、術後恢復及注意事項。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示意影片

經由示意影片可以了解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流程,手術醫師首先裁切磨損的股骨頭,在髖臼(天花板)裝置髖臼杯組件,在股骨(大腿骨、地基)裝置股骨柄,再裝上墊片球頭即可恢復關節的光滑面,手術時間大約50分鐘,傷口約8-10公分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管理Cookies

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查看隱私權政策

管理同意設定

必要的Cookie

一律啟用

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即服務請求)來設置這些 Cookie,如設置隱私偏好、登錄或填充表格。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